色香味俱全的美味料理、中西式料理的角力賽,背後竟是解不開的母子心結?
看梁允睿90分鐘內變身帥氣迷人的型男主廚、三八聒噪的大廚媽媽,還有數不完的多重角色。
今天和朋友到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11 6F文化館看劇。
因為是【爆米花輕鬆劇場】四劇的最後一場了,所以我帶著滿滿的期待來看劇。
四齣劇看下來,目前覺得最喜歡的就是耀演劇團的味覺系獨角音樂劇《美味型男》。
劇本架構完整、劇情獨特且富流暢性、音樂恰如其分、演員演技精湛而歌藝也不錯。
整體來看每項分數都有達到我心目中的80分以上,平均分數高達90分,是很值得推薦的一齣劇。
先來說說大家(應該)最關注的劇情好了!
《美味型男》從一名美食節目主持人小梁哥(梁允睿)面臨節目轉型的危機開始,
這個危機來自於堅持做西式料理的他,不願意配合節目的在地化轉型,在節目中進行中式料理的教學。
而允睿對中式料理的抗拒,其實來自於他與人稱「白米廚娘」的中餐大廚母親的心結。
由於母親熱衷於廚藝事業,在他及兄長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疏忽,導致逐漸疏離的親情及無法彌補的遺憾。
為了幫助允睿解開心結,已逝去兩年的母親的靈魂決定回來附身在他的身上,
透過節目中的料理教學,讓兒子了解她身為母親對孩子的愛永恆不變。
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是白米廚娘在離去前最後對允睿說的話:「只要找到真心愛你的人就好了。」
這位不善於表達愛的母親,也藉著這次返魂的機會,在節目中公開表達自己對孩子性取向的支持。
消去允睿長期在八卦狗仔追問緋聞曝光後,母親過世的陰影。
上述劇情聽起來很沉重,但令人驚喜且感動的是,
《美味型男》以一種戲謔卻不諷刺的手法,讓觀眾在輕鬆的節奏中感受所想要表達的意念。
主角與母親之間的心結、對於兒時回憶的嚮往、以及對故去兄長的懷念,
好似都藏在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料理當中,一品嚐就能嚐出屬於媽媽的味道,以及媽媽深藏不露的愛。
這些包含的媽媽無止盡的愛的料理,《美味型男》並不是以冷冰冰的道具來呈現,
反而是主角現場烹飪而成的熱騰騰美食來取代。
現場烹飪所帶來的香氣,勾出了觀眾腹中的饞蟲,也勾起了觀眾記憶中的媽媽的味道。
你以為這就是《美味型男》的獨特性了嗎?
不!逮及母系拱廊搜修ㄟ價尼乾單(台語:事情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)~
在烹飪的過程中,演員會與觀眾有俏皮的互動,以現場觀眾的反應來帶出更幽默的表演。
而且,演員完成每一道菜後,會端給坐在第一排的觀眾,
讓觀眾傳遞分食,也讓(約莫是)前5排的觀眾都能夠享用現場烹調出來的,媽媽的味道。
(不過今天的芹菜炒花枝口味有點淡,允睿下次鹽可以加多一咪咪喔~>///<)
再來談談音樂(以及演員的歌藝)。
我本身基本上專攻舞台劇,很少看音樂劇。
曾經看過的音樂劇因為演員眾多,也會夾雜演技過關但歌藝不足的演員,
所以我印象中的台灣音樂劇一直有種不到火候的感覺,感謝《美味型男》推翻了我這種感覺。
現場演出的音樂以鋼琴為主、大小提琴為輔,伴隨著劇情的起伏而有相當的變化,極具彈性。
但因為同行的友人在音樂圈工作,也熱愛音樂表演,所以審視眼光相對嚴苛。
友人認為,現場的音樂雖然隨著劇情而有所起伏,但是在肢體的變化上面越有欠缺,
如果能夠補足這一塊,相信這個部分可以獲得友人更高的給分(但他給的評價其實也很高啦)。
在結語前,我最後想要談談編/導/演者梁允睿。
自編自導自演的允睿(居然直呼人家名字~>///<),在演出過程中時有令人驚喜的表現。
不管是收放自如的多角色演技,或者是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歌藝,
能夠把這樣一齣乍看單純,實而複雜的劇情演繹的自然而不造作、感人而不煽情,
實在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工作(當然編劇的部分我也同樣給了很高的分數)。
而且明明是同一個人,卻可以用不同的肢體動作、姿態、神情、語調,來演繹完全不同的兩個主角。
並在一曲又一曲中,把觀眾的情緒不斷堆疊,最後以爆發的狀態來唱出母親那豐沛又包容的愛。
說實話,看完《美味型男》後,我真心有種要愛上這個有才華且幾近全才的男子的感覺。
(這樣假借部落格的心得文來告白的行為對嗎?)
最後,真心,百分之一百的真心推薦《美味型男》這齣劇。
看完劇我和同行友人進行討論時,我甚至發現我願意每半年購票入場看一次《美味型男》。
這樣的感想從我開始看舞台劇起,只出現在《我為你押韻-情歌》和《美味型男》觀劇後,非常難得少見。
而且剛剛找下面連結資料的時候,還發現《美味型男》可是第五屆台北藝穗獎首獎作品,
看來藝穗節的評審和我眼光一樣啊哈哈~
有興趣也有空的朋友,在10/1~10/5 間還有七個場次,目前都還有可售位。
因為是爆米花輕鬆劇場的關係,票價跟一般的舞台劇相比起來便宜許多,
有好看的劇,還有便宜的票價,此時不入場觀賞更待何時?(左手掌拍右手心)
好啦,廢話不多說,來看一下精彩片段:
想買票了吧?!節目簡介及購票網站請點此進入(嘿嘿~我好貼心都做好連結了!)。
p.s.如果劇團看到這篇劇評,是否可以賞賜我海報和多幾張劇照?我好不習慣少圖的文章啊~
後記:
從高中開始我就喜歡看舞台劇,高一高二的社團也選擇參加話劇社(雖然我總是演愛吃炸雞的女孩之類的),
對於舞台劇的愛橫亙十多年,至今只有更炙而沒有消退。
從學生時期購買500元的票,到現在可以買2,000元上下的票,
很開心在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後,能為藝文界帶來多一咪咪的收益。
也希望這些很努力在寫劇、作劇、演劇的人能夠繼續堅持下去,繼續演出很棒的劇。
延伸閱讀:
★本文圖片來源:表演藝術評論台網站、2014台北藝穗節網站、yes娛樂網(果陀劇場提供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