麵食Q彈好吃、價格平易近人,假日用餐要提早,否則就要苦苦排隊的人氣麵食小館!
每次去找新竹工作的堂哥玩,他都會開車帶我們去好吃好玩的地方,大吃大玩一番。
前兩年過年兩個家族出遊的時候,堂哥就曾帶我們到這家「十一街」麵食館用餐,當時就覺得蠻好吃的。
時隔兩年,再訪十一街還是很不錯,而且用餐時間的排隊人潮越來越多,兩層樓的用餐空間已然不足。
我們十一點半用餐時已經坐到二樓座位,十二點半多離開時內用和外帶的排隊人潮已經湧入。
想要到十一街用餐的人,要不就避開尖峰時段,不然就乖乖排隊囉!(不知道能不能電話預約~)
我們坐在二樓靠窗的位子,景色不錯,採光也很好。
菜單上的紅字是熱賣的餐點,既然是麵食館子,水餃、麵、麵疙瘩都是招牌餐點。
我們點了葫瓜水餃、麵香麵疙瘩、乾炒牛河、清炒龍鬚菜、山藥排骨湯。
二樓樓梯旁的大長桌上有醬料和餐具可自取,也有打包的袋子和橡皮筋可供取用。
醬料蠻有趣的,醬缸裡面有蒜蓉醬、蒜頭醋、水煙腸醬、水餃醬四種醬。
另外還有辣椒、胡椒粉、醬油膏等在旁邊可以取用。
再加上桌上本來就有的白醋、醬油等,店家準備得可以說是非常齊全。
餐具醬料檯旁還有一座小菜檯,小菜可自行取用,上菜的人員會看盤子加註在點菜單上。
小菜種類超級多,我整個眼花撩亂,每個都好想吃。
最後選了粉肝、粉腸、豬耳朵、醃蓮藕四種小菜。
除了醃蓮藕我覺得口味太酸甜我不喜歡之外,其他三種都很好吃,一拍完照就被一掃而空了。
葫瓜水餃
聽說葫瓜水餃是特色餐點,我們立馬點了10顆來嚐嚐。
紮實的肉餡裡混著長長的葫瓜絲,一下口就是滿滿鮮甜的汁液湧出。
皮薄餡多,富有嚼勁的水餃皮也大受好評。
麵香麵疙瘩
這一道是我指定的菜色。
可能因為小時候媽媽常常做麵疙瘩,長大離家後鮮少吃到麵疙瘩的我,看到麵疙瘩就忍不住想點一下。
看起來貌不驚人的麵香麵疙瘩,份量超足,比臉還要大的超大一碗料多味美。
比水餃皮更為Q彈有嚼勁的麵疙瘩,搭配香甜的各式蔬菜,濃濃的麵香湯頭讓人回味無窮。
乾炒牛河
這一盤鹹香入味,但沒有特別出色。
像這樣算中上之資的乾炒牛河如果在一般餐廳應該蠻吃香的。
但在其他兩道極為令人讚賞的麵食之後,就顯得平凡無奇。
清炒龍鬚菜
極少能在小館子出現的龍鬚菜,其實是挖奔郎的心頭好。
清炒的口味很清淡,搭配兩道麵食主餐剛剛好。
喜歡吃淡一點口味的人,或是年長者,都蠻適合這幾道菜的。
不過這一盤菜的份量不少,單獨用餐者若要點這道菜要考慮一下食量喔!
山藥排骨湯
山藥燉得軟爛,入口即化,排骨精華都燉入湯中。
喜歡喝山藥或老火湯的人可以試試看這一道湯品。
這一餐消費大約六百元,四人平均下來一人大約是150元。
以小館的價格來說算是偏高,但是若是大夥兒一起出來吃一頓好吃的麵食,我覺得算是平價的價格。
酒足飯飽要離開餐廳時,發現一樓門口有賣麻辣豆腐和白菜滷的外帶區,有興趣的人可以嘗試看看。
[克拉拉五顆星評比]
十一街
餐點:★★★★
氣氛:★★★☆
服務:★★★☆
價格:★★★☆
電話:03-5539368
地址: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一路275號
營業:11:00 ~ 21:30
延伸閱讀:
【食記】花蓮美食。月廬食堂(隱藏在鳳林山中的祕境美食,炭烤梅子桶雞堪稱一絕)
【食記】花蓮美食。賴桑壽司屋(超豪華平價握壽司,來花蓮絕對不能錯過!)
【食記】新北。永和頂溪。小德張羊肉爐(冬令進補不可少的人氣羊肉爐名店)
【食記】台北。台北車站。開飯川食堂 京站店(水準之上的特色川菜餐廳)
【食記】台北。西門站。東一排骨總店(在傳統舞廳裡大嗑台式排骨飯)
【食記】台北。東區。kiki餐廳 復興旗艦店(非嗜辣者也能上手的川菜料理)
【食記】台北。台電大樓站。巫雲(超好吃雲南家常料理之無菜單餐廳初體驗)
【食記】台北。忠孝新生站。阿才的店(復古台菜餐廳之油條蚵仔超好吃)
【食記】台北。行天宮站。唐宮蒙古烤肉涮羊肉餐廳(蒙古烤肉 V.S.酸白鍋)